幼小銜接數學數一數公開課教案(通用7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小銜接數學數一數公開課教案(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小銜接看圖計算_幼小銜接看圖列算式題講解_幼小銜接10以內看圖列算式題

幼小銜接數學數一數公開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學習用合適的方法做標記,正確計數玉米的列數。

2、探索玉米列數是雙數的規律。

3、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活動準備:

1、糖葫蘆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為幼兒人數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數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別貼上紅綠圓點或安全圖釘),托盤。

2、每組安全圖釘、圓點標記、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線筆、記錄紙每人一份。

4、統計大表格,紅、綠圓點標記若干。

5、實物投影儀一臺

活動過程:

一:觀察糖葫蘆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學習用合適的方法做標記,正確數出玉米的列數。

1、引導幼兒猜測玉米的列數。

2、引導幼兒嘗試數玉米的列數。

3、引導幼兒交流并討論數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導幼兒發現標記的作用。

三:統計并發現玉米列數的規律。

1、幼兒自由數紅點玉米和綠點玉米并記錄。

2、集體交流,統計玉米列數并發現其規律。

活動延伸:

“通過大表格,我們發現點子都在雙數的下面。今天,大家數到的玉米列數竟然都是雙數列的,不知道生活中會不會有單數列的玉米呢。下次媽媽買玉米時,你就數一數,看看有沒有單數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幼小銜接數學數一數公開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 學習用統計表按圖形的兩個特征統計圖形數量。

2. 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3. 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4. 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 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各種幾何圖形卡片若干。

2. 大象、小鳥、魚、烏龜、圖片。

3. 統計表圖一、圖二、鉛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用圖形拼搭的小動物,激發興趣。

師:今天有小動物來和我們做游戲了,看看誰來了(魚、小鳥、小雞)?這些小動物身上藏著什么秘密呢?(都是用圖形拼成的)都用到了哪些圖形?分別用了多少呢?

二、學習用統計表統計幾何圖形數量。

1. 出示烏龜圖片,幼兒嘗試用各種辦法按形狀記錄每一種圖形數量。

2.出示統計表(圖一),指導幼兒按照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的順序和方法,學習按形狀統計出烏龜圖案中每一種圖形的數量。

3. 幼兒嘗試用各種辦法按形狀、顏色記錄烏龜每一種圖形數量。

4. 出示統計表(圖二),學習按形狀、顏色統計烏龜圖案中的圖形數量。

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用統計表統計烏龜的圖形數量,統計時要仔細觀察,從上到下,或者從左到右的`順序統計,不容易出錯。

三、幼兒操作,能用統計表按圖形的形狀、顏色統計圖形數量。 為每組幼兒提供小動物圖片3幅及統計表(圖二),幼兒自選圖片進行統計。

四、師幼一起對統計結果進行檢驗。

五、結束。

師:今天小朋友們表現真棒,我們學習了用統計表按形狀、顏色對圖形進行統計,而且小眼睛觀察的仔細認真,學會了有序地觀察。老師還有一些圖形圖片,小朋友可以自己進行拼搭,并用統計表統計。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大班的數學活動,這節活動有30名幼兒參加,分成三個小組,每組10人。第一個導入圖片環節,動物是由不同形狀的圖形組合而成,每個圖形外邊框是不同顏色溝邊,圖形本身是白色,這樣從視覺上很清晰的觀察到每個圖形。活動一開始,幼兒興趣濃厚,每當提問某種圖形有幾個的時候,孩子們都爭先恐后,有的幼兒伸出手指頭,有的站起來,都搶著爭當第一個說出答案的人。到了操作環節,幼兒自選一幅圖片進行按兩個特征統計。體現了孩子的自主性,滿足了孩子的不同需求。在操作中,孩子們很認真的觀察統計,因為提供的圖片都是孩子們喜歡的圖案,如機器人、小公主等等。在最后和幼兒一起檢驗結果時,有的幼兒還在低頭統計著。可見孩子們很喜歡這節活動。大家參與的興趣很高,到最后都完成了統計,雖然有的幼兒的統計結果不對,當得知漏數時,孩子們臉上認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表情,是那么美好。

幼小銜接數學數一數公開課教案3

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1-10的數數、大小長短的比較、1-5的認識與書寫

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能夠熟練的掌握1-10的數數,會比較大小長短,認識并能書寫1-5

2、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用眼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

3、通過學生之間合作游戲、學習,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教學過程:

數一數:

師:讓學生觀察圖片,分別找出圖片中的有關1到10的物體

學生觀察圖片,找物體,數數

師:說數字歌,找數字。(1像鉛筆,細長條;2像鴨子,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迎風飄。5像秤鉤,來賣菜;6像哨子,笛笛響。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擰一道。9像勺子,來盛菜;10像燈籠,掛得高。)

師:讓學生練習,手口一致的數數

學生看著圖片,數數

比一比:

師:小朋友們,我們在數一數,圖片中蘋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蘋果多,還是梨多。

學生比較,回答

師:數一數自己鉛筆盒里的鉛筆有多少?與同桌比一比,看誰的鉛筆多?誰的鉛筆少?

學生數鉛筆、比較

師:老師手中有兩根繩子,比一比,哪根長,哪根短

學生比較

師:展示圖片,讓學生比一比,圖片中哪根鉛筆長,哪根鉛筆短。

學生比較

師:展示圖片,比較長頸鹿和小白兔的個子,誰高誰矮

學生比較

做游戲,同桌之間比較個高個矮,聽老師指令,個高的坐下來,(反復)

師:展示圖片,幫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學生找路

師:找到距離我最遠的同學,最近的同學。

1~5的認識:

出示卡片,1~5,1像鉛筆,細長條;2像鴨子,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迎風飄。5像秤鉤,來賣菜。

帶著學生寫一遍,學生練習。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1~10的數數,學會了比較多少,比較長短,比較高矮,比較遠近。(分別再舉例子復習)

幼小銜接數學數一數公開課教案4

課時:

第3課時

教學內容:

1~5的分解與組成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感知數字的組成和分解,了解數與數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

2、能學會1~5的多種分法。

3、培養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并能從其中得到快樂

教學重難點:

能通過觀察、分析一個數多種分法,掌握1~5的組成

教學過程:

師:小朋友們,喜歡笑臉嗎?看看老師手中有好多笑臉,咱們一塊用笑臉玩個游戲好不好?

生:好

師:首先,老師先拿出2個來,我找一個小朋友把這兩個笑臉分別放到兩個碟子上。

學生放笑臉

師:瞧,這位小朋友把笑臉分開了,分成了兩份,每一份有一個笑臉,也就是說,2分成了1和1,(幻燈片演示)

師:我再找一個同學將這兩個碟子里的笑臉放到一塊兒。

學生放笑臉

師:他把紅色碟子里的一個笑臉和藍色碟子的一個笑臉放在一塊,就變成了2個笑臉,也就是說,1和1組成了2(幻燈片演示)

學生動手寫一寫,練一練

做游戲,老師手里拿著三個笑臉(兩手都有),展示一只手,另一只手里多少笑臉讓小朋友們去猜。從中體會3的分解。老師再將自己兩手中的笑臉都放在黑板上,同上引導小朋友們去理解3的組成。(幻燈片演示)

學生動手寫一寫,練一練

師:2和3會分解了,小朋友們會不會分解4呢?在按照前面的方法將4個笑臉放到2個碟子里面。(連續找三個小朋友)

學生嘗試的放,老師對每一種方法進行解釋。幻燈片展示。

再讓三個小朋友將分好的笑臉分別放在一起,幻燈片展示

學生動手練一練

師:接下來,我們要將老師手中的五個笑臉分發到兩個盤子里面,那個小朋友自告奮勇,主動來發一發。

學生發(四種方法)

老師如上強調5的分解與組成。

小結:數與數之間都是有邏輯關系的。1~5可以分解,也可以由其他數組成。

幼小銜接數學數一數公開課教案5

課時:

第4課時

教學內容:

5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

2.讓學生掌握5的加減法

3.使學生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培養學生初步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用數的組成知識進行5以內的加減.

教學過程:

幻燈片演示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羊村里去玩,好不好,看,草坪上有1只羊(喜羊羊)在玩耍,咦,美羊羊來找喜羊羊玩了,小朋友們,現在看看草坪上共有幾只羊?你怎么算的?

學生回答

師:1只羊加上1只羊是兩只羊,我們可以寫作,1+1=2,1和1組成2,所以,1+1=2。

現在草坪里有了兩只羊,懶羊羊也找來和他們玩了,現在有幾只羊?

學生回答

師:2只羊加上一只羊共有三只羊,我們可以寫作:2+1=3,2和1組成3,所以,2+1=3

過了一會兒,沸羊羊也參與他們其中了,現在,有幾只羊了呢?

學生回答

老師解釋,同上

玩著玩著,村長過來要叫懶羊羊回去吃飯,現在加上村長,共有多少只羊?

學生回答,老師解釋,同上

村長,把懶羊羊叫走了,還剩下多少只羊?

用笑臉練習:1+2 2+2 3+2

1+3 2+3

5-3 4-3 4-2

3-2 2-1

小結:我們今天學了1~5之間的加減法,要想很快的算出1~5的加減法,必須,理解1~5的組成。

幼小銜接數學數一數公開課教案6

一、教學課程;

1.學習十以內相鄰數

2.學習二十以內分與合

二、教學重點:

學習十以內的相鄰數,二十以內的分與合。

三、教學目標:

1.讓家長認識到幼小銜接課程的必要性

2.讓孩子能掌算數的基本能力

四、教學準備:

兩個面具【喜洋洋,懶洋洋】;兒童幣,禮品小橡皮擦,鉛筆,橡皮

五、教學過程:

師:【教師帶著面具走進教師】小朋友們大家好啊!我是誰啊?

幼:喜洋洋

師:喔噢,小朋友真聰明,想不想跟我進羊村看看啊?

幼:想

師:去羊村的路很遙遠,我們需要乘著火車去哦!敢不敢啊?【不敢的小朋友就站在后面】

幼:敢

師:我的小火車馬上就要出發了哦!(跟著老師把小手拿出來,小嘴嘟起來,跟著老師一起說滴滴滴滴篤篤篤火車出發咯)

幼:滴滴滴篤篤篤火車出發咯 師:羊村到啦 !!!!【出示圖片,圖片上有三棟房子 】 小朋友你們會說哈嘍嗎?

幼:會

師:等下老師的手開始斗得時候,小朋友就開始說哈嘍嘍嘍…… 小朋友準備好了嗎?

幼:準備好啦 師:開始了哦

幼:哈嘍嘍嘍嘍【圖片翻開給他們看】

師:喔噢,小朋友們真棒,老師給你們 鼓掌【一二說一二的時候 寶貝們就拍兩下手哦!】小寶貝們也給自己鼓個掌吧!

幼:一二

師:好了,小寶貝們看看圖片上面有什么啊?

幼:房子

師:寶貝們知道 這些都是誰的房子嗎

幼:不知道

師:它們分別是喜洋洋,懶洋洋,美羊羊的家,它們家是不是都挨在一起的啊?

幼:是

師:那我們來看看數字和數字之間是不是挨在一起的吧!【出示卡片123】小朋友們來看看1的鄰居是誰啊?【舉手回答老師哦】【答對了就給一個神秘禮物】

幼:二

師:這位小朋友真棒,大家給他鼓個掌吧!【一二】

師:那2的鄰居有誰啊?【動作示意他們要舉手】

幼:1和3

師:一二

師:這么難的都沒有難到你們,哼,鄧老師太不甘心啦,老師這次要考你們一個難的

師:看來小朋友們都學會了

幼小銜接數學數一數公開課教案7

活動目標:

1、根據教師列出的算式,遷移看圖編應用題的經驗,仿編歌詞。

2、探索曲與詞的匹配,學習問答式的對唱方式。

活動準備:

1、大范例,展示歌詞所需字條“一二三四五六七,草地來了七只雞”、

“說說看”兩條、“數過了”、“草地還剩一只雞”、“沒問題”。

2、草地、小河的背景圖,小雞圖片7只,其他小動物(小鴨、小貓等圖片7只)

3、以上頭飾每人一個。

4、歌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

放歌曲,讓孩子安靜的聽一遍。

二、朗讀兒歌,加深幼兒對兒歌內容的理解

1、出示大范例,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唱的與大范例的不同,并出示字條

“說說看”字條。“數過了、菜地還剩一只雞、沒問題”附在大范例相應的位置。

2、讀歌詞:教師引導幼兒讀歌詞(可請能力強的幼兒獨立朗誦背誦)

三、學唱歌曲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復習歌詞內容,列出算式幫助幼兒理解,完整的理解歌曲內容。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有節奏的念歌詞,幼兒安靜傾聽。

2、幼兒完整有節奏的念歌詞,教師演示教具,按順序依次擺在圖上。

3、將幼兒分成兩組對念歌詞,一問一答。

4、幼兒聽伴奏,集體嘗試演唱歌曲。

注意:“說說看”和“沒問題”應表現近似于信心百倍的大聲講話一樣。

5、幼兒分組學習對唱

6、幼兒看算式編應用題,仿編歌詞,教師出示其他小動物,引導幼兒創編

7、幼兒看算式編應用題,仿編歌詞唱歌曲

教師出示算式,并指著算式與歌曲內容進行匹配的提問,引導幼兒仿編。

四、請幼兒帶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頭飾邊演唱邊做。

【幼小銜接數學數一數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01-13

幼小銜接數學優秀公開課教案(精選10篇)11-27

幼小銜接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精選5篇)11-26

幼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01-20

幼小銜接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通用17篇)11-26

幼小銜接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范文(精選14篇)11-27

幼小銜接數學課程教案11-26

幼小銜接數學上冊教案(精選6篇)11-26

幼小銜接數學的課程教案(通用6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