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的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研究
許露露
摘要:隨著減負政策的落地實施,各級教育體系迎來了巨大變革。值此“減負增效”之際,初中數學教師要在課堂教學、課后作業設計上有所創新和優化,要以減少學生壓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為核心。在作業設計上,要增強作業的分層性、多元性,實現“動態適配、因材施教”,通過整改教學方法和作業設計形式,實現對學生的“減負增效”,確保學生的良性發展。基于此,本文就“雙減”背景下的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展開討論。
關鍵字:雙減政策;初中數學;作業分層
引言
近期雙減政策的出臺對當代教育的課后作業設計規劃出了明確方向,將致力于減緩學生的課后壓力、學習壓力,確保學生能夠健康、輕松、快樂地成長。傳統初中數學教師在作業、任務設計上存在單一化、模式化等問題,缺乏分層性、多元性,對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和負擔。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初中數學教師,要深刻研究雙減政策的核心內涵,秉持“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負擔”的原則,積極實施分層次作業設計,削弱“學困生”對作業的抵觸感,滿足“優等生”對作業的需求感,最終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一、雙減政策的內涵解讀
2021年教育部提出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著重突出“減少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實現“提質增效”。所謂的雙減政策即“減少作業負擔”和“減少校外培訓負擔”。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其書面作業完成時間要控制在一個小時之內。雙減政策的核心在于學生學習時間的縮短,學習壓力的降低和學習效率的提升,讓學生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從事其他事物,以確保學生的多元化、個性化發展。在此形勢下,初中數學教師要盡可能從傳統的“做練習冊”“做習題”等形式上脫離出來,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水平、興趣設計作業,避免學困生“不愿吃”、優等生“吃不飽”的局面出現,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需求。通過有效的分層次作業設計,實現課中和課后的相輔相成,在減少學生負擔的同時,提升其對數學學習的熱愛度,進而從根本上保障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持續性。
二、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策略
1、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實現對學生的合理分層
對學生進行精確評價是實施分層作業設計的關鍵。在雙減背景下,數學教師可以通過課程評價和階段性考試掌握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個性化差異,將這些作為分層的基礎,然后根據學生的基礎水平、知識接受能力進行科學的分層次作業設計。需要注意的是,數學教師不能僅僅將學生的成績作為唯一分層標準。在分層之后,不能差異化對待,而是要公平對待每一層次的學生,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和個性化發展服務的,而不是將之作為“差生”或者“優等生”而存在。
2、實現作業設計分層,增強作業的多元性
針對雙減政策下中學生書面作業不能超出一小時的情況,教師在實施分層作業設計時,既要減少作業的量,也要根據不同基礎的學生設計出不同作業內容,要結合學生的不同興趣、不同需求、潛在學習能力進行分層次作業設計,通過有效的分層次作業設計,真正降低學生的學習負擔,滿足學生的需求。例如,針對基礎較弱的學生,只需要完成簡單的運算類作業即可,若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好,可以適當增加一些作業量,如綜合性訓練內容,但是不能超出一小時。例如在滬科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一次函數”的教學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知識水平布置不同的作業,如對于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只要布置幾道簡單的運算題即可,讓其掌握一次函數的性質及運算方法。對于成績中等偏上的學生,則需要布置一些實踐性、知識應用性較強的綜合例題,讓學生能夠學會利用一次函數的定義、性質及運算知識解決實際數學問題。通過分層次作業設計,實現“按需設計”,讓學生能夠自主選擇作業難度、作業量,尤其是針對成績較差的學生,不會再對作業產生畏懼感和厭煩感,體會到完成作業的成就感,達到降低其作業負擔、強化其學習熱情的目的。
3、注重作業評價分層,滿足不同學生需求
一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讓教師找出分層次作業設計中存在的不足,進而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完善,也能滿足不同層次的不同需求,讓學生體驗到完成作業的成就感。例如在每一次作業完成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作業情況進行針對性評價。對于低層次的學生,需要以激勵、贊揚為主,在作業評改上盡量添加一些激勵性、賞識性語言,幫助其重新樹立學習的自信心。而對于中等生,同樣需要給予其一定的鼓勵,并分析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效果,然后教師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解決,讓中層次學生也能體驗到完成作業的滿足感。而對于優等生,除去在作業評改上進行必要的表揚外,還需要給其樹立“競爭意識”,讓每一位同學能夠產生“危機意識”,和其他同學之間勇于競爭、爭相往前。通過這樣一種合理的評價,讓每一個層級的學生都能對自身的數學學習狀況、作業完成情況有一個較為真實的認識,最終從根本上保障分層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三、總結
課后作業是課程教學的核心構成。然而,當下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在作業設計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對全班同學布置同樣的作業,既限制了學生的差異化發展,也極大地增加了學生的課后負擔。在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教師務必要從傳統的、繁雜、單一的作業設計形式上脫離出來,讓作業設計更加充滿層次性、多元性,既要降低學生的課后負擔,也要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讓“學困生”“優等生”都能取得不同層次的發展。
參考文獻
[2]孫亞燕.分層作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45):124.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