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某名校小升初數學真題!5道附加題,超級難!
一位家長加了我微信后,在微信說:“老師!你好!我家孩子這次小升初考試除了附加題,其他的題考得都挺好的。雖然小升初已經結束了,但是孩子很希望可以解出來后面全部的附加題。”
這位母親把孩子的試卷發了過來:
3道附加題解法:
33題:拆分的運用【拆分的目的,通過互相抵銷,達到簡算的目的】
分數拆分的特點,不妨叫"縮尾縮頭"【去掉后一個因數得到一項,叫縮尾,去掉前一個因數得到一項,叫縮頭。這樣一項拆分成兩項之和或兩項之差】
本題是整數形式的拆分,不妨叫“擴頭擴尾”一般在教學生做這類題,首先交換位置,使得更加直觀。
原式=99*98+98*97+……+2*1
先選取一項,看變形規律:
擴頭:100*99*98【=原項的100倍】,擴尾:99*98*97【=原項的97倍】
它們的差是原項的100-97=3倍,將一項變成兩項后,結果是原項的3倍,所以要縮小到原來的1/3或除以3。
即有:99*98=(100*99*98-99*98*97)÷3
同理:98*97=(99*98*97-98*97*96)÷3
由于變形后的兩項之差,固定是原結果的3倍,可以整體最后除以3。
原式=(100*99*98-99*98*97+99*98*97-98*97*96+……+3*2*1-2*1*0)÷3
【觀察式子,前項的擴尾與后項的擴頭之后,在形式上完全相同了。可以互相抵銷。只余下第一項的擴頭與最后一項的擴尾。】
=(100*99*98-2*1*0)÷3
【而最后一項的尾有一個因數0,實際只余下第一項的頭】
=100*99*98÷3
=(略)
通過交換位置(從大到小),使得相等的兩項變成鄰居,方便觀察。
34題:過長方形中心點的直線,將長方形面積等分,兩交點(P、Q)將周長也等分。如下圖:
即路程和=半周長時,所用時間就是所求。而長+寬就是半周長。
第一次的時間=(12+6)÷(1+1)=9(秒)
而后,再走一個半周長,它們會在C點相遇。
這其實是一個半周期。只不過從A角同時到了C角而已。
于是再走一個半周長,仍然分別到達Q點P點。
即,從第一次符合要求后,以后每共走一圈(位置互換)又會出現一次。
時間間隔是:9*2=18秒。
即第二次為9+18=27秒。
第N次的時間=18N-9(秒)
35題
方法一:
速度和是1/5,按速度比分配即可。
4/5:60%=4:3
甲的速度為1/5*4/(4+3)=4/35
時間1÷4/35=35/4(小時)
方法二:
甲乙速度比4:3,時間比3:4,也就是說:乙5小時路程,甲只要乙的3/4的時間即可。
所以甲全程要:
5*(1+3/4)=35/4(小時)
或者,求出相遇時,甲行了全程的4/(4+3),用5小時,全程時間:5÷4/7=35/4。 總時間單位1,路程走了4/7,5小時就是總時間的4/7。這是基本的分數除法。
36題:
很簡單,兩個扇形,因為有重疊,所以面積之和變小了。重疊的部分是個正方形。所以面積=兩扇形面積之和-正方形面積即可。
37題:
嚴格上說,必須有推理確定每次金額的范圍。推理的過程還是比較復雜,對小學生要求較高。需要詳細推理!
數學腦筋急轉彎
100個包子,100個人吃,
1個大人吃3個,3個小孩吃1個,
多少個大人和多少小孩剛好能吃完?
你做對了嗎?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